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 中美两国贸易数据深度解析, 美国最大的问题原来在这里

国观智库 2019-07-17



在中美贸易战阴云尚未消散的背景下,各界都高度关注中美两国贸易形势的最新动态。基于两国最近公布的进出口数据,笔者对中美两国各自的贸易前景做了分析。




本文字数:2859字

阅读时间:7分钟


十秒看全文


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制造业部门出口增长乏力,而中国的进口需求则可能经历显著下降的过程。


当初特朗普是打着振兴美国制造业的旗号上台的,但如今事实证明,他的政策非但没有达到这一效果,反而造福了美国的贸易伙伴。


中国政府显然已经做好了新一轮经济刺激的准备,这或许有望重新提振中国的进口需求。但起码就目前来看,中国的内需增长还不容乐观。

                                                  


解析中美两国2018年贸易数据


作者:Brad W. Setser,美国外交事务协会(CFR)国际经济资深研究员

译者:张舜栋


本月上旬,中美两国分别发表了各自对全球贸易形势的看法。美方10月的数据显示,美国商品进口总额持续稳步攀升。相比之下,中国11月的数据则表明,尽管其进口总额数据依然强劲,但在国内经济形势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进口需求增长或将显著放缓。


回顾过去的2017和2018两年,中美两国进口需求的同步增长共同推动了全球贸易复苏,同时也有力刺激了欧盟的经济增长。而如今,随着中国和欧洲进口需求的双双下行,美国将有可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来源。





不过,这一前景也面临着挑战。众所周知,特朗普总统一向对贸易赤字心怀不满。不过,他推行的财政和税改政策也同时有力刺激了美国的进口需求,并推高了美国近期的进口总额。等2018年四季度数据出炉后,我们将更明显地看到这一现象。


近几个月来,有两大相反的趋势在共同影响美国的贸易赤字:一方面是石油进口总额的大幅下降(美国国内石油产量增加,且国际油价再次大幅下跌);另一方面是非石油产品进口总额的快速上升。在非石油产品的进口中,服务贸易的变化并不算大,发生变化的主要是货物贸易的进口总额。在这两个趋势的共同作用下,美国当前的贸易赤字并没有显著变化。也正是因此,近年来美国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迅速增长还没有引起学界和政策界的充分重视。


自2014年来,美国非石油商品的贸易赤字已经翻了一番。起先,这一趋势是由美元升值造成的,但自2017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进口需求快速上涨,进一步推高了非石油商品的贸易赤字。



图1 美国非石油产品贸易赤字规模(年化)



显然,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趋势,这个趋势将足以抵消近年来美国在减少对进口石油依赖上取得的成绩。



图2 美国石油产品与非石油产品贸易平衡情况(年化)



在2018年二季度,美国的贸易赤字曾短暂出现下滑。现在看来,这应该是由于美国大豆出口猛增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关税大战所导致的。显然,这是一次典型的“一锤子买卖”。总体来看,过去一年间美国非石油商品的贸易赤字不断上涨,而10月的数据则表明,非石油商品赤字的增速比二季度均值还要高。这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显著影响——目前,美国每出口1美元的工业品,就同时要进口2美元的工业品(排除了石油炼化产业的进出口数据)。



图3 美国不断攀升的制造业贸易赤字



当然,美国制造业存在贸易赤字并不是什么新闻。但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赤字规模正在持续扩大。与前些年的后危机时代相比,如今美国非石油商品进口的实际总额已经上涨了超过两倍。


  

图4 美国非石油产品贸易平衡的变迁:

金融危机前后的对比



更糟糕的是,2018年下半年的数据显示,美国非石油商品的赤字总额占GDP的比例也开始上升,这在多年以来还是首次发生。



图5美国非石油产品贸易平衡占GDP比例的变化



2018年三季度的数据表明,在经历了短暂的下降后,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再次迅猛增长。为什么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呢?回顾一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初特朗普是打着振兴美国制造业的旗号上台的,但如今事实证明,他的政策非但没有达到这一效果,反而造福了美国的贸易伙伴。事实上,特朗普的刺激政策更像是一种全球性的刺激方案。由于他的政策,中国(及其背后代表的东亚和东南亚制造业体系)和欧洲都成功扩大了其制造业出口盈余,而美国自己的制造业进口总额正在以10%的年均速度猛增,远远超过了奥巴马时代的2%。



图6美国制造业部门进口的年度增速



今后,这种制造业逆差扩大的趋势是否会延续下去呢?恐怕未必。


首先,没有证据表明明年美国的内需增长会延续今年的迅猛态势。另外,如果特朗普继续使用他的关税大棒(无论是跟中国重启贸易战,还是执意加征汽车关税),那将进一步打击美国的内需状况。显然,在短期内完全用美国制造替代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与中国的贸易战将导致美国消费者面临更高的物价水平,从而使得美国内需日趋疲软。


总的来看,特朗普的国内刺激政策和关税政策起到了“左右互搏”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他国家不能像以往那样搭上美国国内刺激政策的便车——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政策挽回部分损失。不管怎么说,这都意味着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急需在其国内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那么,中国的情况又如何呢?


从制造业产品进口的角度来看,中国显然没有在全球总需求中占到大头。自2012年来,中国的实际GDP增长了40%,但其中制造业部门进口仅占不到15%(扣除半导体进口后),这一数字与美国相比要小得多。



图7中美两国制造业部门进口增速对比(以2012年底为基准)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重要。如前文所述,中国近年来的进口需求重新稳步增长。此外,中国从欧盟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进口总额也经历了快速增长。



图8从来源地看中国的进口情况(以十亿美元为单位)



不过,现在看来中国的进口需求或将陷入低迷,这背后有着一套复杂的机制:尽管石油进口总量继续上升,但中国对煤炭和铁矿石的需求显著降低(部分由于中国政府严格的环保政策)。另外,中国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装配完成后再进行出口。因此,中国出口总额的低速增长(据UBS的经济学家汪涛估算,今年增速仅为1%)也预示着中国进口需求的下降。更糟的是,中国自身的内需也在下降,2018年11月的进口数据很好地说明了这点。另外,还有学者(如Keith Bradsher和Ailin Tang)的研究认为,中国政府虚报了11月的进口数据,实际情况可能更加糟糕。



图9 从来源地看中国的进口情况(年度同比增速)



目前,中国政府显然已经做好了新一轮经济刺激的准备,这或许有望重新提振中国的进口需求。但起码就目前来看,中国的内需增长还不容乐观。


中国最主要的进口商品是什么?从2017年来看,最主要的是集成电路/半导体(约3000亿美元),其次是原油和石油炼化产品(超过2000亿美元)。这两大产品加起来占到中国进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当然,我们需要说明的是,中国进口的许多半导体最终都被加工成电子产品并重新出口海外,但中国本土市场对集成电路/半导体的需求显然也在快速增涨。



图10中国对电子元件和石化产品的进口(以十亿美元为单位)



对中国来说,好消息是这两大产品的价格都在下跌——内存条的价格今年下跌了10%,而布伦特原油更是跌破了每桶60美元。这显然对中国的贸易平衡大有好处。


笔者认为,中国进口总量增长的转折点即将到来。另外,笔者也在等待美国非石油产品赤字规模逐渐下降的信号。与一些学者不同,笔者认为2014年以来美国非石油产品部门长期增长乏力的现象是美国的一大弱点。如果未来局势变化,美国开始重新引领全球需求增长从而支撑美国自身的经济复苏,那么缺乏出口的美国将处于不利地位——本来美国可以通过美元贬值10%来促进自身制造业出口增长10%,但在缺乏制造业出口的情况下,美元贬值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可能连0.5%都不到,考虑到农业部门就更是如此。



原题:China's November Trade and the U.S. Trade Data from October

本文于2018年12月刊于CFR官网

中文版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肖立晟宏观经济分析(lisheng_Review)”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招聘| YP研究员、实习生春季招聘活动开始!国观智库期待你的加入


分析| 干货! 从美国在台海、南海军事动向看其当前对华围堵策略


重磅! 国际海洋法前沿十大问题, 值得特别关注! (上)


国际海洋法前沿十大问题, 值得特别关注! (下)


观点| 中国经济外交新支点! 李巍: 中英自贸区的战略意义及可行性研究


观点| 巴学者: 蓝色经济将为中巴经济走廊发展注入强心剂


报告| 重磅! 美国在东南亚影响力下降《东南亚现状:2019年调查报告》出炉


报告| 美在印太地区的三大优先事项、战略目标公开! 《东亚和太平洋联合地区战略》发布


国观智库自媒体平台现接受文章投稿,稿费从优。有意向者请发送稿件至:research@grandviewcn.com,并在标题中注明“投稿”。要求:原创未发表时政评论类文章,领域涉及海洋治理、一带一路、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等,字数1000-2500字。如被采纳,我们将在收到稿件后一周内邮件回复。

国观智库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最知名的独立智库之一。国观智库始终坚持“行知·致远”的发展理念,用知行合一、行稳致远的态度和实践致力于中国的安全、繁荣和稳定,研究领域聚焦于海洋战略与蓝色经济、边疆治理与全球反恐、”一带一路"与境外投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